通过这种方法,古生物学家估算出,如果只是用“走”的话,霸王龙的速度大约为每小时7.2至10.8公里,可以看到,这已经在人类的奔跑速度的范围之内了。但这还没有完,因为一项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发现,霸王龙的速度很可能比这还要低,以至于它们很可能跑不过人类。
与前面提到的方法不同的是,该团队并没有把研究重点放在霸王龙的腿部,而是探索了霸王龙的尾巴在其行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。
根据参与该项研究的生物学家帕夏·范·比杰勒特(Pasha van Bijlert)的介绍,他们发现霸王龙在行走时,其尾巴会被动地悬挂在空中,在行走过程中,它们的尾巴也会上下摆动,而这种摆动对霸王龙的行走有着重要的影响,具体表现为,当尾巴抬起时,就会通过弹性韧带储存能量,而当尾巴放下时,能量就被释放出来。
研究人员认为,这种“被动悬挂同时主动运动”的模式,为霸王龙提供一部分的前进的动力,而尾巴的上下摆动,也对它们在行走时的身体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,这就意味着,霸王龙行走时的“步伐”应该与它们尾巴的这种上下摆动处于同步状态,所以知道了霸王龙尾巴的这种上下摆动的频率范围,以及它们的平均步长,就可以估算出它们的速度范围。
在此次研究中,研究人员将霸王龙的平均步长取值为1.9米,然后根据霸王龙尾部的骨骼结构、肌肉以及韧带的分布等数据,建立了霸王龙尾巴的生物力学模型(如下图所示),并据此估算出,霸王龙的速度大约为每小时2.88至5.9公里。
可以看到,以这样的速度,霸王龙就很可能跑不过人类,毕竟人类的奔跑速度可以轻松超过每小时5.9公里。值得注意的是,研究人员表示,此次研究给出的估算结果只限于成年后的霸王龙,而对于那些“少年霸王龙”来讲,它们的速度会比这更快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,如果霸王龙的速度真的是如此之慢,那它们又是如何捕猎的呢?
对此,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,霸王龙的主要捕猎对象,应该是那些体型庞大、行动迟缓的恐龙,毕竟在霸王龙生活的时期,这样的恐龙还是不少的,例如鸭嘴龙、角龙、阿拉莫龙等等。除此之外,有研究表明,霸王龙很可能存在集体狩猎的行为,这应该可以进一步提升霸王龙捕猎的成功率。
当然了,以上所述只是基于已知的化石证据以及相关理论给出的合理推测,实际情况是否真是这样,现在的我们谁也不知道,所以大家看看就成,不必太过当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